首页
 > 文化产业
看藁城宫灯如何成为“聚财灯”
发布时间:2018-04-12

    拥有上千年历史的藁城宫灯,依靠不断开拓创新,老技艺焕发新生机,老产业转型展活力。如今,藁城宫灯不仅占领国内90%的市场份额,还远销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先后亮相北京奥运会、上海世博会、北京APEC会议等世界级舞台,成为中国传统文化“走出去”的靓丽符号。

宫灯文化源远流长

走进藁城区宫灯研制开发中心,你会看到百余台电脑控制的激光雕刻机正在高速运转,耀眼的激光点迅速移动,红色的纸上便映现出美轮美奂的图案:活泼的金鱼、婀娜的仙子、娇艳的花朵……仅需要20分钟,一套精致漂亮的纸雕灯就完成了。

该中心董事长、藁城宫灯传承人张风军说,“从东汉时,我们屯头村就做灯笼了,清朝时开始进贡宫廷,从那以后,屯头灯笼成为了‘宫灯’,‘天上北斗星,人间藁城灯’的俗语也开始广为流传。”

在我国民间,每逢节日或喜庆之时人们都要张灯结彩,以示庆贺,这种“光”与“彩”相结合的灯彩艺术历经千年,成为独具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的瑰宝。宫灯是我国彩灯中最富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,从有详细记载的南朝至清代为止,已有千年历史,它以雍容华贵、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。

藁城被誉为“宫灯之乡”,出产的宫灯手工艺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,尤其以“屯头宫灯”为代表。如今,屯头村90%以上的农户从事宫灯相关产业,生产的宫灯有18个系列200多个品种,产值10亿余元。

在传承与创新中前行

传统藁城宫灯都是手工制作,工艺极其复杂,制约着生产效率的提高,也直接影响到藁城宫灯的普及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在保持传统宫灯外形及特色的基础上,老艺人们开始研究在宫灯用料和制作中不断改进,设法提高生产效率。

作为藁城宫灯事业带头人的张风军也一直在琢磨着,如何改变手工做大红灯笼的现状,如何给传统宫灯制作融入新理念。经过不断探索和研发,他们独创出了“民间纸雕彩灯”。

“民间纸雕彩灯”的制作全部采取镂空雕成,整体以高档卡纸敷彩,雕刻以美观外形,再以龙凤、中国结等花样装饰,框内画面,运用的则是栩栩如生的蔚县民间彩色剪纸,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。更为重要的是,这种纸雕宫灯不像传统宫灯以木材、竹子等为制作原材料,而改以卡纸为主材,这为宫灯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可能。

为实现纸雕彩灯的机械化生产,张风军购进了激光雕刻机,成立了藁城第一个“流水线式”的宫灯制作公司,开始了宫灯的规模化生产。品种也由原来单一的纱罩灯衍生出了纸雕宫灯、大型电动宫灯等多个类型。如今,藁城宫灯已经发展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产业链,生产能力大幅提高。

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

 “你看,这5个‘福娃工艺纸雕彩灯’就是我们供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许商品,每个宫灯要经过18道工序,具体到每一个图案、每一个造型,学问都大着呢!”说起为北京奥运会研制开发的一套“五福娃”, 藁城区宫灯研制开发中心总经理史有全很是自豪。

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,藁城宫灯曾多次亮相世界级舞台。2008年北京奥运会,9万个藁城福娃纸雕宫灯进京,成为奥运会特许商品;2010年上海世博会,2300个藁城宫灯装饰会场;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,藁城宫灯再次成为特许商品;2014年北京APEC会议,200个藁城宫灯装点新闻中心…… 

作为传统工艺品,藁城宫灯不仅在国内“火”了,还走出了国门,远销美国、法国、俄罗斯、韩国、日本、朝鲜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。

除了工艺创新和打造品牌外,张风军还非常重视宫灯文化,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宫灯博物馆。

走进藁城宫灯博物馆,便仿佛步入了一个宫灯的世界。在那里,你可以了解到藁城宫灯的发展历史、文化故事以及各种规格色彩绚烂、形态多样的宫灯。“我们这里是主推的工业旅游项目和中小学生实践基地,人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宫灯的历史与文化,旅游旺季一天能接待上万名游客,通过这些游客,一传十,十传百,藁城宫灯的名气越来越大了。”张风军说。